- N +

天龙八部怀旧服可玩性最高职业(天龙八部怀旧服最强职业)

天龙八部怀旧服可玩性最高职业(天龙八部怀旧服最强职业)原标题:天龙八部怀旧服可玩性最高职业(天龙八部怀旧服最强职业)

导读:

编者按2023年1月5日—6日,2023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会议总结2022年全省科技创新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系统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会上,滁州市科技局、合肥高新...

编者按

2023年1月5日—6日,2023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会议总结2022年全省科技创新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系统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会上,滁州市科技局、合肥高新区、安徽理工大学、中电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安徽皖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宁国市科技局等6家单位分别围绕区域科技创新、科技园区建设、高校学科建设、科研院所建设、产学研融通创新等工作作典型交流发言。为何是这6家单位作典型交流发言,他们做对了什么?安徽省科技厅微信公众号特将6家单位的交流发言刊发如下,以飨读者。

立足自身谋创新 干出特色促发展

滁州市科技局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省科技厅关心指导下,滁州市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省科技厅首次发布的科技创新指数中滁州市增幅居全省第一,标志着滁州科技创新进入了新阶段。工作中我们有三点体会:

一、树立第一导向,开局靠领导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区域发展实践中,真正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涉及理念政策再调整、力量资源再分配,地方主要领导是开局第一推手。一是高位推动强势开局。滁州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科技创新工作汇报并作出全面部署,每年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成立书记市长挂帅的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在科技局设立市创新办,统筹推进实施。二是扩大投入强化力量。科技专项资金比上年直接翻了两番,八个县市区科技局实际支配资金达1.7亿元;在机构改革中,给市科技局增设一个副处级事业单位,目前8个县市区科技局有7个设有二级机构。三是纳入考核持续加压。连续5年对全市八个县(市、区)政府和高新区、经开区管委会开展科技创新专项考核,逐渐形成科技创新竞相发展的格局。

二、把握阶段特征,办法靠自己想

紧扣企业创新主体培育这个主线,聚力关键环节,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市本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100%用于企业。一方面坚持低点起步,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开展产学研对接、招引高层次团队、引进高水平孵化器;对于高企申报、产值上台阶给予分阶段奖补,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补偿资金;设立产业链强链补链、大院大所合作、院士助滁、创新创业大赛等一批针对性强的科技计划项目;建立科技联络员队伍,为高企培养科技“明白人”;实施高新区三年行动计划,建强县域科技创新平台载体。一方面适应阶段变化,着力抓重点谋长远。突出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重心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普惠向择优转变,支持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二是由事后向事前延伸,采取提前支持和“后补助”等方式扶持企业发展;三是由项目式向平台化过渡,着重支持产业链领军企业领建高水平创新平台以及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成果让域内行业共享。

展开全文

三、形成一盘棋格局,工作靠大家干

做好科技工作,需要高位推动,更需要合力攻坚。在县级党委政府层面,抓科技有激励有担当,科技创新年度考核优秀的县级政府不仅被市政府通报表扬,而且其主要负责人在全市表彰大会上台领奖;在科技队伍建设上,8个县市区科技局一把手平均年龄不到45岁,80后班子成员超过三分之一,5年内县级科技局长2名提拔到副处实职岗位,4名转任到财政、经信等部门任职一把手,县级科技局从“终点站”变为“加油站”。在科技产业融合上,重大项目由科技部门参与论证评估,招商引资考核科技部门参加,科技部门配合组织部门连续两年发布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在县域科技创新路径探索上,各县市区、园区虽然发展阶段不同、产业结构各异,但都在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科技创新路径。天长“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解题、市场阅题”模式不断推广;来安县“科技副总”的经验得到省领导肯定,《科技日报》专题报道;凤阳小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功通过验收,滁州成为全省唯一拥有两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市。

近年来,在科技厅关心指导下,我们学习借鉴兄弟市的好经验好做法,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贯彻吴书记、罗厅长指示,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抓手,努力探索具有滁州特色的区域创新路径,为建设经济强的创新安徽做出滁州贡献。

以五大体系支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

奋勇争当科技与产业开路先锋

合肥高新区管委会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载体,合肥高新区自建区以来,不忘初心、矢志创新,始终高举“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大旗,奋力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五大体系。

一是着力打造多层创新平台体系,狠抓源头技术挖掘。承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承接量子国家实验室、天都实验室、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承接源头技术溢出转化64项,成为全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最密集的区域。发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向成果转化、投资孵化、双招双引、招商中介等多元化方向发展,建有中科大、安大、武大、吉大等新型研发机构37个,总量占全市70%、全省40%。强化企业为主体的“十百千”研发平台培育。推动科大讯飞、阳光电源等冠军企业建设十家“类华为”的中央研究院;实施百家企校创新联合体建设工程,推动优势企业与高校院所协同创新;实施千项揭榜挂帅项目计划,推动研发平台、研发项目、成果专利全覆盖快清零。

二是着力打造双高企业培育体系,狠抓创新主体培育。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双月督导、分管领导逐月调度、科技税务联合协同、所有部门上门包保,2022年认定高企达935家,国科小评价入库企业达2724家,创历史新高。连续5年实施“六纵四横”高成长企业培育计划。纵向设置“国科小—高企—雏鹰—瞪羚—独角兽—平台型龙头”六个培育梯度,横向开辟“深科技、爆品、专精特新、双五”四个特色专题。2022年高成长企业首次破千家。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5年出现指数级增长,独角兽企业增至5家,潜在独角兽增至27家。

三是着力打造未来产业培育体系,抢抓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塑造。建设中国量子中心产业高地。成功获批国家未来产业科技园试点培育,持续加强量子企业内培外引。国盾、国仪、本源、中电信四大龙头规模持续攀升。启科、幺正、机数、亦为四支新生队伍加速引进,量子核心企业已达13家、产业链企业达52家,产业全国首位度进一步提高。实施未来产业第二梯度储备。加快空天产业基础研发、协同创新、产业承载、龙头企业等支撑要素引聚;加紧编制合成生物、元宇宙、未来能源等新兴未来产业发展规划。深挖培育全国颠覆性技术项目。实施全国C9高校“淘金计划”、深科技企业“技术路演行动”,全力搜索可能会形成未来产业的颠覆性技术项目。

四是着力打造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狠抓创新要素配置。发布“创九条”扶持政策。围绕平台、人才、转化等九个核心维度,全方位、立体式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科技金融多项改革。设立未来产业成果转化基金获科技部成果司肯定。联合工行争创获批全国十大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向全国率先发布“企业创新积分贷组合科技金融产品”,贷投批量联动累计为科创企业核定授信金额超过26亿元。加快科技孵化载体建设。新建孵化载体180万平方,孵化载体总面积超600万平方;年度新增7家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2家省级孵化载体,国家级孵化品牌占全市68%、全省40%。全力推进科大硅谷核心区建设。组建科大硅谷高新专班,出台十条工作机制,大力摸排对接尖端科技创新成果,创新项目跟踪管理调度机制,更快效率配置要素资源,推动高端人才和高质量项目落地。

五是着力打造数字为企服务体系,狠抓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连续第4年深度打造区域经济大脑,完成128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孪生建模,动态捕捉2万家企业14亿条数据,囊括工商、税务、人社等多重重要维度。推进区域亩均效益评价、创新效能分析;协助各部门开展半导体、人工智能、家电、光伏四大产业运行分析管理;合创券、市场汇、金融超市、政策通、链通高新等一系列大数据应用层出不穷。

下一步,合肥高新区将认真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将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培育试点作为塑造新优势的突破口,把建设“科大硅谷”核心区作为支撑跨越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奋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奋力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

安徽理工大学

近年来,安徽理工大学在省科技厅的支持指导下,锚定“双一流”创建目标,深入实施“四个融入”发展战略,奋力开辟科技创新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科技创新新动能新优势,率先实现省属高校A类学科零的突破。我们的主要做法有:

一、梯次培育,壮大“主力军”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根本。学校全方位构建“三青两带”“三种经历”“三助一辅”全职业生涯教师培养成长体系,引培以院士、杰青、大国工匠等为代表的各类人才150余名,大力培养造就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国煤炭工业创新团队”“全国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4人,科技创新“主力军”持续壮大。

二、平台覆盖,建好“加速器”

平台是促进科技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加速器”。学校注重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47个平台的集群效应,强化有组织的科研,推动“理工医融合、医教研协同”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获中组部、中宣部、人社部、科技部联合表彰“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三、贯通提升,激发“活力度”

体制机制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坚强保障。学校出台《学科与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科研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关于促进安徽理工大学科技园创新发展的实施办法》等制度,贯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工程应用—成果转化”科技创新链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组建大团队、承接大项目、培育大成果、实现大转化。先后获批国家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直接经费8523.1万元,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中国工程院、地方院重大咨询项目2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2.2亿元,在职业安全健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方向形成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成果。近五年荣获安徽省及行业科学技术奖励124项,其中一等奖35项。

四、对接产业,锻造“硬核力”

科技成果只有产业化,才能发挥最大经济效用。学校围绕我省十大新兴产业发展和社会需要,有效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强化“1个高峰学科+N个关联学科”学科专业集群建设。建设大学科技园、科教产融合园,打造“单项成果—系列成果—成套技术”产业化培育体系,被省长赋予打造“安徽典范”的使命。实施赋权制度改革,推动有组织的“揭榜挂帅”,释放产学研深度融合活力。2022年度签订横向项目449项,合同金额1.35亿元,同比增长20%。

五、融入发展,打造“新范式”

一是大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作为唯一进入沪皖合作备忘录的安徽本科高校,我们全面推进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战略合作,发挥上海、南京、合肥、芜湖等地研究院桥头堡作用,强化重大科技任务协同攻关;二是全面融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牵头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四大研究院下设5个研究中心建设,累计争取科研经费9700万元;三是深度融入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发起成立煤炭行业全国首个“协同创新组织”,与近百余家行业头部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集群;四是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先后与淮南市、芜湖市、铜陵市、马鞍山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地方主导产业、重大企业发展所需,联合进行关键核心技术科研攻关。

下一步,我们将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在科技强省建设中勇挑重担,奋力书写科教兴皖的安理答卷,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安理贡献。

不忘初心,引领国家实体空间安全的智慧感知

牢记使命,建设“世界一流”创新型研究所

中国电科第三十八研究所

天龙八部怀旧服可玩性最高职业(天龙八部怀旧服最强职业)

2022年,38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强军兴军、科技自立自强使命责任,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集团公司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创新能力,加速成果转化。

一、创新引领,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38所坚持“引领国家实体空间安全的智慧感知”战略定位,秉承“国字当头、创字开路、改字为先”创新理念,引领中国雷达技术跨越式发展,打造了KJ200、KJ500等一批大国重器。“巢湖一号”发射成功,实现商遥SAR卫星组网,助力安徽空天信息产业走在全国前列;开发工业设计仿真系列软件,填补领域空白,实现自主可控。年内荣获省部级及以上奖29项,其中,空地协同智能技术获地理信息科技进步特等奖,高性能射频前端芯片技术和某重构技术分别获安徽省和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取得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授权216项。完成KJ站等航天发射任务8次,演习及靶试任务若干次。突破阿联酋等国际市场并实现多型装备交付, 13型装备精彩亮相珠海航展。

二、英才引领,厚植创新高效的环境沃土

38所以战略需求为出发点,按照“定标准、建梯队、培养人”的总体思路,持续实施111人才战略,使各类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初步探索出一条“以重大工程牵引人才汇聚,以人才体系加速人才成长,以多元激励激发人才活力”的人才发展之路。先后培养出了王小谟、吴曼青、陆军、吴剑旗四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拥有高级技术职称人才1300余人,博士600余人。此外,进一步完善了责任专家体系、科技委章程、创新基金、揭榜挂帅等系列举措,领军人引领成效显著。

三、平台建设,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

平台是创新的基础。在“国防安全”和“公共安全”两大领域,38所已拥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十余个创新平台,积极融入乾元实验室、深空探测实验室、江淮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深度参与SKA、EISCAT等国际大科学工程,已与英国、比利时、白俄罗、法国等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平台—项目—人才”相结合的国际合作新模式,显著增强了38所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在安徽省“一室一中心”政策支持下,38所高标准推进孔径阵列与空间探测安徽省实验室建设,积极争取全国重点实验室。

四、成果转化,引领新技术和高端产业创新

依托中央企业在人才、科技、平台、技术等方面优势,围绕国家和安徽省重大战略需求,促进原始技术和共性技术的创新突破与成果转化,构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科技创新体系。近年来,38所以科技成果奖励、作价等方式转化培育了博微太赫兹、芯纪元、博微联控、博微物联、CUMEC等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正在开展超级针、工业软件、商遥SAR卫星、77G毫米波芯片等科技成果的孵化工作,加速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进入新时代,38所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精谋实干、砥砺前行,奋力打造世界一流创新型研究所,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贡献力量。

聚焦行业前沿科技 坚定国企敢干信心

争当安徽制造业科技创新排头兵

安徽皖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近年来,安徽皖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皖维集团)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在省、市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狠抓产品和技术创新,2022年营业收入102亿元,成为国内同行业首个突破百亿元营收的企业,利润总额超16亿元,创历史最好成绩。

一、科技创新引领老国企焕发新活力

中国聚乙烯醇(PVA)行业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皖维是国家从日本引进技术建设的10家维尼纶厂之一。但因为长期不注重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整个行业能耗高、污染大,产品质量差、品种单一,特别是下游高端产品如PVA光学薄膜、汽车级PVB胶片等全部掌握在外国人手里,核心技术、生产装备长期被国外“卡脖子”。

针对以上问题,皖维人清醒地认识到“要想生存,唯有发展,唯有创新”,通过南下广西、北上内蒙,成功打造“一体两翼”发展布局,同时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PVA主业规模、品种、技术都做到了国内第一,在行业洗牌中实现“九死一生”。

天龙八部怀旧服可玩性最高职业(天龙八部怀旧服最强职业)

二、科学谋划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1.坚守主业,实现主产品提质扩量增效

为不断巩固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皖维砥砺奋进,守正创新。一是攻克PVA链结构、聚合度、醇解度精准调控技术,开发PVA新品种20多个,实现进口替代。二是开发固定床醋酸乙烯生产技术及大型固定床反应器,在内蒙古建成年产20万吨单套产能最大的PVA装置,综合技术水平国际领先,产品质量可与石油乙烯法媲美。三是开发以甘蔗为原料的生物质乙烯技术,在广西建成世界唯一的年产5万吨生物质PVA装置,产品与人体和环境高度友好。四是深挖节能减排潜力,PVA产品蒸汽、循环水消耗分别下降25.65%、49.76%,并率先实现废水零排放,节能环保工作做到了走在前、做表率。五是加强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拓宽产业面、延伸产业链,着力解决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初步建成PVA-PVA光学薄膜-偏光片,PVA-PVB树脂-PVB胶片,VAC-VAE乳液-可再分散性胶粉,PVA-PVA纤维-纤维绿色建材,生物质酒精-VAC-生物基PVA材料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五大产业链”,成为皖维未来最主要的利润增长点。同时,我们还将50多年积累的技术糅合,世界范围首次集成创新设计了新型煤基PVA工艺路线,项目实施后成本、能耗及碳排放等指标较国内主流电石法分别下降15%、31.6%、41.5%,产品品质大幅提升,将彻底淘汰“双高”的电石法路线,引领中国PVA产业向高端化、低碳化升级。目前,皖维PVA产品产业链完整,PVA光学薄膜、PVB树脂及胶片、可再分散乳胶粉等产品填补国产空白,通过科技创新锻造了产业“面宽链长”的发展优势。

2.注重政产学研联动,强化基础研究

近年来,为弥补企业基础研究不足的短板,皖维积极与中国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等国内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尤其是在PVA光学薄膜、汽车级PVB胶片等“卡脖子”技术研究上,通过与中国科技大学合作,在原料、工艺配方、生产技术、核心装备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生产的宽幅TFT-LCD显示器用PVA光学薄膜,各项性能指标优异。汽车级PVB胶片光学性能、耐候性能等主要指标已达国外先进水平。此外,与省科技厅共同出资3000万元设立“安徽先进功能膜材料联合基金”,充分利用社会力量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目前,该基金首批立项的4个重点项目与3个培育项目已开展工作。

3.强化人才支撑,不断培养和引进人才

近几年,皖维着力培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级创新领军人才6人、省属企业538英才17人、高级及以上工程师20人、省115产业创新团队2个、庐州产业创新团队1个。同时,为牢牢地将关键人才掌握在自己手里,创新人才引进机制,面向国内外招引“五大产业链”上紧缺高层次人才。目前已招引来自日本三菱、美国首诺、德国瓦克等国内外大公司的多名产业人才,实现每条产业链上至少配置2名领军人才。

4.贯通体制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研发热情

皖维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修订《知识产权管理办法》,明确科技人员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权益分配;修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办法》,贯通科技人员专业技术职务晋升通道;修订《科技创新管理办法》,重奖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带头人和团队,进一步提振了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同时,投资1.2亿元新建了现代化研发中心,通过凝聚人才、集聚创新资源进一步提振了科技人员的信心。

近年来,形成专利技术207件,开发省部级及以上新产品21项,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8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早期的PVA生产技术出口俄罗斯,专利许可收入860万美元,成为国内同行业唯一对外技术输出的企业。

三、下一步打算

新的一年里,皖维将进一步坚定国企敢干信心,继续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持续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强化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持续推进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贯通“科创+产业”协同发展路径;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保障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持续加强“政产学研用”协同,着力打造高性能PVA新材料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努力实现“世界PVA看中国、中国PVA看皖维”宏伟目标,全力创建行业一流“品质皖维”,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贡献皖维力量!

搭建政校企合作桥梁

借力高校创新资源促进产业发展

宁国市科技局

近年来,宁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先后获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科技创新指数位居全省县市区首位,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41家,建有国家火炬特色基地2个、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74个,R&D占比2.8%,10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进入省重点扶持名单,组建了104人的科技特派员队伍。针对制约县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创新资源不足问题,宁国着力搭建政校企合作桥梁,撬动高校创新资源,破解制约瓶颈,促进产业发展。

一、立足主导产业,共建合作平台

将汽车零部件这一全市首位产业作为试点,联合合肥工业大学共建了宁国汽车产业研究院,由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牵头,整合全校科研资源,围绕技术巡诊、技术培训、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大学生实践基地六个方面,服务宁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院市联合成立了宁国汽车产业研究院建设领导小组,协调、处理合作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市政府还与安徽工程大学共建了安工程(宁国)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由安徽工程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牵头,与市里的高端装备、新材料企业开展合作。下一步,还将继续围绕高端装备及耐磨铸件、电子信息、绿色食品三个主导产业遴选高校院所共建产业研究院,实现主导产业公共研发平台全覆盖。

二、强化政策保障,激发企业参与

制定出台了《宁国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举措》,每年安排4000万元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从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等十个方面全方位支持企业创新。设置了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将宁国汽车产业研究院年度重大攻关项目纳入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定向委托项目管理,按照不超过企业研发投入总额的30%,单个项目最高100万元给予研发补助。2022年10月份签约共建以来,已技术巡诊20余家企业,摸排企业技术需求50余项,校企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积极性空前高涨。

三、灵活引才机制,提升用人效能

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找不准症结,说不清诉求”问题,为更精准地摸清企业需求,高效率对接科研资源,我市在畅通政府与高校人才交流机制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已争取安徽工程大学1名博士到市科技局挂职党组成员,具体负责企业需求提炼,并正在争取合肥工业大学安排1名博士到市科技局挂职。创新出台了《宁国市“政企携手·共育共赢”事业单位储备人才引进和管理办法》,建立了企业提出引进计划、确定引进人选,政府给予编制保障的引才方案,对在企业工作满3年的事业单位储备人才,可自主选择转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编制,或放弃编制留在宁国继续创新创业。通过这种形式,既解决了部分人才对于编制的需求,又有效解决了企业引才难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宁国市深感任务紧迫、责任重大。我们一定会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的部署要求,在省科技厅的指导和关心下,持续推进创新型县(市)建设,为全省科技工作再做贡献。

1 一图解读《安徽省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

2 郑栅洁强调:坚持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 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3 安徽省全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4

拉高标杆 奋勇争先 全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科技创新策源地——2022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在肥召开

来源: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编辑:刘晓婷

责编:李环环

审核:孙刚、凌岚、方太升

技术支持 :安徽新媒体集团有限公司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10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